498 理想主义者之死-《大清话事人》
            
            
            
                
    第(3/3)页
    长兴和英德两地除了原料之外,还具备一个共同点:水运发达!
    即使再过500年,
    水运依旧是重工业的生命线。
    不毗邻航线的重工业注定成本奇高,亏损连连。
    ……
    一名劳工署的官员,小心翼翼的前来汇报:
    “陛下~”
    “王署长身染重疾,恐病气有碍圣体,故而让在下前来代为汇报。”
    李郁一愣,
    追问道:
    “是何疾?多久了?”
    “伤寒合并疟疾。有3个月了,大夫请了不少,药吃了不少,时好时坏,这几天降温突然就恶化了~”
    “人呢?”
    “还在挖河现场的临时办公署。”
    ……
    “混账!”李郁大骂一声,“备马,你,前头引路。”
    代为奏报的室长被吓了一跳,连忙坐上侍卫驾驶的马车,前头引路。
    他也不知道陛下那句“混账”是骂谁?
    署长?
    还是大夫?
    还是因为3个月都不知情而恼火。
    侍卫骑兵前后护卫,衣甲鲜亮。
    李郁的骑术不错,因为从未放下,一有机会就骑马驰骋。
    身披羊毛大氅,避风又御寒。
    挖河现场,人声鼎沸。
    无数民夫肩挑手挖,工程已持续了大半年。
    见大队骑兵赶来,旗帜还绣着金龙。
    再傻的百姓也知道这是皇帝驾到,连忙躲避跪拜。
    ……
    临时搭建的板房办公署内,一股浓重的中药味直冲鼻子。
    李郁深吸一口气,大步走进板房。
    第一感受是简陋,外面刮大风,里面起小风。
    说心里话,
    不在意伤寒疟疾肯定是假的,病菌比清军可怕100倍。
    不过,
    有些时候,人没得选择。
    躺在病榻上的王六脸色蜡黄,颧骨突出,眼窝深陷。
    见李郁进来,
    挣扎着将棉布面巾拉好:
    “陛下,您不该来的~咳咳咳。”
    李郁也不接话,从侍卫手里接过一张小凳坐下,和王六保持了3尺距离。
    还是嗅到了屋里若有若无的臭味。
    “为何不撤回府修养?为何不告知寡人?”
    ……
    王六呼哧呼哧喘了一会,
    流泪道:
    “陛下为天下计提出挖河,群臣反对,唯我一个赞成。我、我挖了半年才发现,挖河工程难,难,太难了~”
    又是一阵呼哧呼哧,
    李郁自起兵以来,见过了太多濒临死亡的士兵~
    人在临死之前,会被死气笼罩。
    很难描述,但见过的人都懂。
    理想主义者王六,脸上全是死气。
    ……
    “陛下,光苏松两府6横8纵21分支的一级河道网,臣就花掉了200万两,还,还没竣工。”
    “再挖下去,国库就完了,社稷也完了。”
    王六激动的伸出右手,骨瘦如柴的手指张开。
    “陛下,停止挖河!恢复徭役吧!”
    “臣错了!”
    “臣没有脸面回府养病,臣之前想的太简单了,臣~”
    旁边的署官也跟着哭了,扑通跪地:
    “陛下,署长他自己也是每天跟着民夫挖河工。泥水寒冷,这才~”
    李郁缓缓点头,
    伸出右手,握住了王六颤抖的手掌。
    “所有人,都出去。”
    屋内,
    只剩下君臣2人,还有木板漏风发出的轻哨。
    ……
    “你没有错!”
    “理想主义没有错,错的只是空有理想却缺乏符合现实的手段。”
    王六浑身剧烈颤抖,很难说是因为病入膏肓还是过于激动。
    “水利,为农业根本!”李郁的嗓音略带狂热,“寡人还要挖通淮河入海河道,让千里黄泛区成为粮仓。”
    “到时候,寡人把你的墓移到淮河入海河道旁,让你望着那黄淮之水奔流入海。”
    王六呼哧呼哧,好似濒死的耕牛。
    不过,笑了~
    神情轻松,一副彻底解脱的模样。
    ……
    望着这位已经步入死神殿的臣子~
    李郁缓慢松手:
    “你,安心的去吧!”
    颤抖的手掌逐渐静止。
    王六的最后一丝生机随风飘散。
    李郁起身,
    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声音,自言自语道:
    “挖河,功在千秋,难在当代。”
    “没有人比寡人更懂这里面的难处。若要打通万里河工,要么是金山银海,要么是尸山血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