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因祸得福-《北宋大丈夫》
            
            
            
                
    第(3/3)页
    “嫂子,还有多久?”
    果果期待着小侄子出来和自己玩,杨卓雪笑道:“还早呢,要等明年去。”
    “那么久啊!”
    果果希望破灭,吃完饭后就说是要去买年货。
    “年货……”
    沈家不差年货,各处送来的东西吃都吃不完。
    “不差东西了吧?”
    沈安想着自家就三口人,再怎么花用也用不了那么多年货。
    “有多的呢。”杨卓雪怀孕后就歇息了一阵,最近又捡起了家事。
    果果眼珠子一转,拉着沈安的衣袖央求道:“哥哥,外面好些好吃的。”
    这妹妹是馋了,沈安不禁大笑起来,然后说道:“罢了,你要去便去,不过不许乱跑。”
    “好!”
    果果欢喜的跑出去喊道:“出门啦!出门啦!”
    陈洛被叫上,陈大娘随行,果果欢喜的就像是逃出牢笼的小鸟。
    “这孩子怎么就那么欢快呢?”
    沈安有些纳闷,觉得自己又没亏待妹妹,怎么她就那么向往外面的世界。
    “官人,爹爹说苏轼那边好几年不能升官转职了。”
    杨卓雪吃完饭要散步,这是沈安的规矩。
    “不能就不能吧,不过此事他是好意,只是这人做事别扭,都憋着不说。”
    做好事不留名固然好,可若是提前打个招呼,这事儿会更完美。
    “郎君,包公来了。”
    包拯来得很急,一见面就说道:“宗室里的不少人说是要收拾你,你最近且小心些。”
    “收拾我?”沈安摸着下巴,轻松的道:“就他们?”
    这不是来给哥送菜吗?
    沈安在琢磨着自己还有多少功劳,能打断多少人的腿……
    “还有,此事三司内部一片欢呼,大王深得人心啊!”
    包拯说完见他还在神游物外,不禁大怒,一巴掌拍醒了他。
    “三司?”沈安捂着脑袋道:“三司原先为了开支发愁,可官家却没什么举措支持他们。大王弄了这么一出,以后三司的日子好过不少啊!”
    “嗯。”包拯欣慰的道:“老夫在三司过的煎熬,本以为会一直煎熬下去,可大王这边却给了意外惊喜。还有……等明年,金肥丹在各地都用上了,明年的日子定然会更好过。”
    “你的功劳不小。”包拯微笑道:“你的那些功劳积累着也不错,等以后时机恰当了,一下就能跨几步。说不得能在三十岁时弄个三司使当当。三十岁的宰辅……这能青史留名了。”
    “三司使!”
    沈安有些悠然神往。
    “还有,先前议事,官家最后提了一句,说苏轼的文章看了浑身苏泰,极好。”
    沈安笑道:“他为大王做好事不留名,可还是被发现了。如今这便是福气来了。”
    ……
    御史台里,有人在高喊:“官家刚才夸赞苏轼了……”
    尼玛!
    那些官吏们面面相觑。
    “这才说他这一期磨勘过不去,要在御史台磋磨几年,官家竟然就夸赞了他,这不是……”
    有人看向了御史中丞的值房,里面此刻静悄悄的。
    才处置了苏轼,官家就为他张目,说他的好话。
    这是啥意思?
    ……
    第三更送上,晚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