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4章 死里逃生-《北宋大丈夫》
            
            
            
                
    第(1/3)页
    沈安回身。
    “好!”
    他竟然答应了?
    易青不禁心中一松。
    刚才王安石看向他的目光中可多了些不善,大有要收拾他的意思。
    可此刻再看去,王安石又恢复了古板的模样,吩咐道:“拿了钱悦,问话!”
    回了值房后,王安石仔细想了此事,觉着偷窃书院的宝贝,这事儿怕不只是钱悦一人所为。
    “知府,衙内遣人来传话。”
    王安石眉间舒展,“进来。”
    外面进来了王雱的随从,行礼后说道:“阿郎,郎君说了,钱悦之事您无需管。”
    这个小子!
    王安石眉心跳了一下,却很是无奈。
    这个儿子太聪明了,这事情才起来就派人来传话,分明就是不放心,怕他这个老子把事情弄砸了。
    “去吧。”
    他是老子,自然不可能说某知道了,那多丢人?
    以王雱的聪慧,自然知道他答应了。
    只是很憋屈啊!
    王安石想到儿子的各种手段,不禁苦笑了起来。
    不过他想到了易青,不禁就冷哼一声。
    他的儿子是何等的骄傲,何等的目下无人,可却心甘情愿的在邙山书院里为沈安管着一切,为何?
    杂学是实用之学,教授出来的学生天然就是新政的支持者。
    为啥他们是新政的支持者?
    因为新政在做事,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新政的反对者们在干什么?
    他们不想做事,而且也不许别人做事。他们希望一切照旧,一切不变,帝国万年。
    你不做事也就罢了,可你拉着我们干啥?
    因为做事的人会一步步的走,会发现这个大宋有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和那些反对者们有关系。
    不管是钱粮土地还是三冗,都和那些反对者有关系。
    做事的人至此会发现要想改变大宋的困境,就必须要触动这些人的利益。
    于是他们开始割肉。
    反对者们自然不甘示弱,那就开干吧。
    这便是党争的起因。
    许多事情都会被冠以高大上的理由。
    比如说大宋的党争就是如此。
    什么大宋上下震荡不安,什么新法祸国殃民……
    实际上万般理由汇总在一起,就一句话:别割某的肉,否则某和你拼了!
    这才是大部分新政反对者的心声。
    要想压制这些反对者,新政需要无数干将。
    而书院的这些学生们出来就是干将。
    王雱在书院就是在培育新政的干将。
    其二就是因为杂学能研究出许多让人震惊的宝贝来,比如说水晶镜,这玩意儿一出来,被无数人赞为只应天上有的仙物。
    比如说火药改良,比如说那些能飞快加工东西的什么床子……
    这些东西堪称是镇国重器,沈安让王雱守在那里,看似闲置,可等那些重器被研究出来后,王雱之名将会闪耀大宋。
    这个儿子的性格太孤傲,太偏激,王安石一直没办法。
    他更担心这个儿子的前途。
    做官吗?
    他担心儿子会弄死人。
    最后他倚老卖老,说沈王两家亲如一家,就把王雱交给沈安了。
    他只是期冀,可沈安真的给王雱规划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