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三章 国有民营-《外星代理人》
第(2/3)页
中非集团注册资本6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资占百分之四十五股份,以现金300亿和海外资产2400亿入股;SAL拿出现金2100亿,占据百分之三十五股份;剩下百分之二十五股份由十余家华人集团注资1500亿完成。
这样中非集团由于国有资本占据相对多数,在性质上还是属于国企,这就扫平了大举进入资源开采行业的国内政策限制,还让新公司能够享受国字号企业才能享受的优惠的金融融资、税收等政策。
引人瞩目的老李家这次在其中只投入了区区500亿,让外界不明白真相的人浮想联翩,引发了人们对SAL和老李家关系是否产生裂痕的猜测,因为在过去一段时间以来,SAL和老李家一向是共进退,即便在这次谈判过程中,老李家也派出重量级人物全程和SAL一起积极参与。
谁知道最后竟然是这么一个结果,老李家在这场盛宴中完全沦为二流势力的配角,在坊间某些观察家的眼里,这就好像SAL摘了老李家桃子一样。
这个沸沸扬扬的传言甚至引发了外界对中非集团的前景感到担忧,很多人认为缺少老李家的鼎力支持,中非集团的成功非常值得怀疑。但是很快,SAL在公司成立之后的人事安排方面,就用出人意料的动作击碎了坊间的流言蜚语,表明SAL和老李家的关系牢不可破。
在董事会的人员组成方面,并没有什么可说的,大家按照事先达成的协议,大致按照出资比例推选执行董事,国资委方面推荐了4名,而SAL公司推荐了3名,其余几家联合推荐2名,组成了一个9人的公司董事会,而董事会主席由国资委推荐选任,原来中铝董事长宋海平出任这个新公司的董事长。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新公司经营班子的组成。根据框架协议,整个集团的经营班子完全由民间资本推荐选任,国资方面不能干预,而只能够在经营班子经营业绩目标没有达到的情况下才有提出罢免的权力。
因此,按照常理,这次出资高居次席的二股东SAL公司,理所当然应该推荐CEO人选,但是SAL方面不知道怎么说服老李家埃瑞克,竟然推荐他来担任这个庞大的集团公司首任CEO!
这个消息如同老李家低调入股一样令人令人大跌眼镜,但是对于外界来说完全是一种全新的变化,一下子就粉碎了坊间对SAL和老李家之间关系破裂的传言,只是其中背后的藏在什么样内幕,SAL和老李家是否达成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协议就不是外人所知了。
不过这个消息毫无疑问地极大提振了大家对中非集团的信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一致对这个资本充沛的新生企业给出了3A国际信用评级,这个评级意味着如果中非集团需要发行企业债券的话,可以在国际融资市场发行较低利率的企业债券,大幅度降低融资成本。
当然在现阶段中非集团完全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大规模投入需要在前期勘探选址等都准备妥当的情况下才会开始,而中非集团手中握有三千多亿元的资金,单单要把这些钱投入进去就得开多少矿山才能够用完,所以前两年几乎不会有什么融资需求。
在中非集团的CFO选择上,其余几家企业集团联合推荐了一个知名业内人士出任。
而SAL着力培养的职业经理人杜成义,则被SAL推荐为这家新公司的行政总裁,主管人事,坊间认为这是SAL公司为其手机业务寻找掌舵者的最后一次打磨,因为杜成义在SAL旗下的杜克电子干得非常出色,让自有品牌手机成为国内手机高端市场的首选,现在他欠缺的就是在一个国际化复杂条件下的处理能力考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