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以说,尺度拿捏得很好! 阎弘治答应了:“准!” 又看向阎襄:“起因经过你都听到了,在尚未有新的证据推翻前面的供词之前,你可有不服?” 阎襄还能怎么说? 他心里一万个不服! 却完全不敢挑衅皇帝的威严,只能认了:“儿臣听从父皇旨意!” 其实,他心里已经猜到了八九分。 想来,这件事肯定是他吃暗亏了。 好好的,失去了一个孩子! 皇帝便令其他人退下,把阎襄留了下来。 应采澜跟着阎佩瑜走出御书房,没有第一时间出宫。 而是趁着进宫这一趟,前往延寿宫给太后请安。 “天都要黑了,你俩还不出宫。”太后看见他们,立即招了招手:“不若,与哀家一同用个晚膳,在宫门下钥之前,赶紧出宫!” 应采澜笑道:“我还以为,过来给皇祖母按按头,施一次针术,明日便可省了又跑一趟呢。” “你这丫头,还笑得出来!”太后抬起手指虚指她一下,笑问:“今日的事,不挺惨烈吗?” 提到这个,应采澜撇嘴,没说话。 太后又问:“听说百姓暴乱,可有伤着你?” 回答这话的是阎佩瑜:“皇祖母放心吧,若她伤了,我岂能还让她跑延寿宫来?” 也就是没伤着,不能一次性将阎襄往死里锤。 当然,他宁愿慢一点,也不像她受伤。 太后叹了一口气,道:“唉!这叫什么事啊?” “堂堂的皇子,宠妾灭妻已经让人诟病了。” “常家那边,还不知道怎么交代。” “这才过去几日?这妾室又闹了这么大的事来!” “她一个妾室,若安分守己待在皇子府内养胎,能出这样的事么?” 由此可见,太后对应彩月的厌恶,已经把阎襄一起带上了! 尤其可以看出来的一点是: 太后耳目众多,外头发生的事,她人在延寿宫却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应采澜毕竟是嫁过来的人,指责皇家子弟的话她不宜吱声。 说话的还是阎佩瑜:“大殿下也是一时迷了心窍罢了。” 可以说,就是一句很敷衍的场面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