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应采澜不了解大梁朝局。 更不知道大梁周边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这一点阎佩瑜心里有数。 所以,他尽可能给她讲得详细一些:“大梁一统天下,对周边的一些附属国并没有赶尽杀绝。” “但是,在军事上,是绝对压制。” “他们只能有自卫队,不能有军队。” “此为其一。” “第二,他们不允许制造兵器,必须从大梁购入。” “那价格是固定的,有些人胆子大的,便私造兵器卖给他们,上面不做任何标识,他们用得也放心。” “价格自然比大梁朝廷卖给他们的,要低得多。” “所以……” 他看向应采澜,后面的话也就不用说了。 应采澜也明白过来:“原来还有这种可能!” 她就说,看阎襄不像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 私造兵器这种事,是要杀头的! 哪怕是皇帝的儿子,诸多考量之下,好的结果也就是贬为庶民? 如果不是为了夺嫡上位的话,何必冒这种风险? 但他还是要这么做! 她不明白:“可他身为皇子,难道很缺钱吗?” 对此,阎佩瑜笑了,道:“你也不看看他那个人,对喜欢的人有多大手笔。由此可见,日常也是个花钱如流水的人。” 他们是堂兄弟,阎佩瑜的确是了解阎襄的作风的。 应采澜回忆了一下,从原主的记忆里拉出来了一些阎襄斥资办宴席、办诗会之类的事! 的确很讲究排场,财大气粗、挥金如土! 一个字,绝! 花钱如流水,就只好想办法挣钱。 一时想岔了,走上歪路! 她叹了一口气,道:“他干这样的事,肯定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做成的。背后是不是有人在撺掇他?” “应该是的。”阎佩瑜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据我们所知的那些人,应该都没有私造兵器的门路。大皇子他……背后可能还有谋士!” 应采澜嘴巴一噘。 忽然,她转头看向阎佩瑜,想到了一个问题:“阎望,太子殿下该不会是……早就有所猜测吧?” 这个问题,让阎佩瑜的脸色瞬间变了:“这点,我不知情。” 语气微冷,也有那么点膈应。 应采澜想想,能理解他的想法。 他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小时候是能够同榻而眠的关系。 而他,还是太子智囊团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一个。 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太子的亲信,最信得过的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