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节 团结-《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2/3)页

    过了城郊就有生意,大部分小贩都会拿十串、二十串货。

    这样卖出一串,价格是2分。

    其中张新可赚纯利3厘。

    蔡德隆夫妇每串可赚1厘。

    利润很低!

    等到制冷机、制冰机到货,张新相信可以把属于自己的利润提高到每串5厘。

    当然,三台制冷机、三台制冷机的作用不限于此。

    否则2000盾花的岂不是冤枉?

    和蔡德隆夫妇分开,张新和蔡小景来到西方商业街。

    银行门口。

    黄大山和周福刚刚摆好摊,之前为小吃店装修的木匠父子四人正在等。

    “东家早上好。”

    张新向对方抱了抱拳,生活不容易,昨天通知他们今天来上工,没想到来这么早。

    三间店铺钥匙就在身上,离着也不到一百米,张新招呼道,“我们现在过去。”

    “小景姐,张大哥和木匠一家去哪?”

    黄大山好奇问。

    “昨天他在前面买下三间店铺,估记是讨论装修的事情。”

    黄大山:“...”

    周福:“...”

    做为起始班底,黄大山知道每天的营利情况。

    自己操持的摊位每天营利从15盾,滑落到10盾。

    小吃店每天8盾的样子。

    批发鱼丸每串利润低到按厘计算。

    这么小的生意,怎么能买的起那些商铺?

    还是认知问题。

    守着银行,黄大山知道银行可以贷款。

    但当听到‘利息’,直接拒银行于千里之外。

    不仅仅是黄大山,99%的人都是同样心态。

    摩根银行斜对面不到一百米,张新和木匠父子四人来到三间商铺前。

    一一打开大门,一间原本是珠宝店、一间是烟酒店、一间化妆品店。

    原来的商品已经被卖家清空,张新直接接手空店。

    三家店装修都不错,不需要砸掉,直接改装就行。

    老木匠丈量长、宽,皆是宽8米、长12.5米。

    还发现三间店铺后面有一个60、70平方的院子。

    这是好事情,可以堆一些杂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