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节 不嫌弃 就你了-《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2/3)页

    “得柱,放松心态,鱼丸制作并不复杂,别人模仿出来是早晚的事情,而且我们现在有冷库,他们自己制作的成本,还是我们批发的便宜。”

    沈得柱细仔思考,还真是。

    因为量大,原材料批量买进比别人便宜。

    鱼肉制成鱼丸、鱼骨制成明胶。

    无论怎么算成本都是比别人低,虽然自身利润也很薄。

    每串低到按厘计算,但终究是有利润的。

    “对了东家。”沈得柱想到什么,“杨黄狗去哪了?”

    “他走了,不在三和城。”

    沈得柱还想问什么,被张新打断,“早点睡。”

    ...

    古有闻鸡起舞、今有闻鸡摆摊。

    五点麻溜地从地上翻起来,开始新一天工作。

    三和城10月无雨,是行脚小贩和小摆摊挣钱的旺季。

    进入10月,无论是摊位生意、还是小吃店生意,增量非常明显,增长约20~30%的营业额。

    1935年10月9日,也就是总督府举办拍卖会的前一天。

    张新的摆位一上增加了新品种。

    章鱼烧

    和煮鱼丸不同,它是放在模具里烤出来的。

    制作方法也不难。

    主要配料是:包菜、洋葱、姜丝、章鱼碎粒,和面糊。

    和鱼丸一样,旁边摊主女儿,六岁的小花又是第一个客户。

    模具一次出三十个乒乓球大小的丸子,她一个人消灭掉10个。

    如果不是被她父亲拉开,估记还能吃。

    看她婴儿肥小脸鼓鼓的吃不停,说明新品不算失败。

    售价和鱼丸相同,5分盾10只、毛利1.5分盾。

    不过,并没有想像中发生大卖,客户群体宁愿‘照旧’,也不愿尝试新食物。

    大家都比较保守。

    偶有几个喜欢鱼丸的食客转买章鱼烧,纷纷赞不绝口。

    这又说明它是成功的,只是需要时间预热市场而已。

    八点半银行开门,蔡小景回去上班。

    九点最后打卡时间,尼亚小妞拎着手提包慌慌张张出现,“我时间来不及了,帮我早餐送到办公室。”

    经过摊位前,一阵风似的穿过去。

    留下一句话在空气中荡开。

    “东家,尼亚经理明明是银行最大官,为什么这么着急?”黄大山不解问

    “格守上班时间是原则问题,如果这都能打破,那面对其它禁忌,还有什么是不能被打破的呢?”

    整理好尼亚小妞的早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