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节 连襟~-《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2/3)页

    大佬们的用意不言自明,张新也乐得如此。

    三人行必有我师。

    宋一文治理国家财政不行,但敛财是把好手。

    多多交流,方便取经。

    犹其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在如此穷的国家,坐拥有50亿刀财富。

    这其中肯定有窍门。

    如果能学到一招半式,张新下半辈子,就不愁了。

    耶~

    张新很开心。

    偶尔送上一个马屁,交杯换盏之间,张新以为成了宋大部长眼里的红人。

    不过!

    这是不可能的。

    宋一文为什么来三和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众位,”

    宋一文站起来,向郑奕住及众人举起酒杯,“唐山创立之初、孙先生革命能够成功,就曾仰仗各位鼎立相助。”

    “如今!”

    宋一文不愧是部长,演讲慷慨激昂。

    “如今国内匪患严重、叛军林立,委员长立志清剿他们,还老百生安宁...”

    说到这里,宋一文视线环顾包间内三桌客人。

    “然,国家财政见拙,无以为继,宋某此行前来正为筹措剿匪经费,请各位解囊相助!”

    众人有些恍然。

    名国成立之初,孙某人就曾到南洋各国找唐山裔化缘。

    大家为了国强,当时非常愿意捐钱、捐物,推翻老太婆。

    结果孙某人成功了,可国家没有富强。

    这些异乡人,在国外日子也没有改善。

    反倒是肥了四大家族。

    传闻四大家族富可敌国,难到是徒有虚名?

    ...

    见他们这么没眼力劲,张新率先鼓掌。

    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在唐山都有根基。

    这个年代,对落叶归根情结深重。

    对荣归故里情结深重。

    那怕是前世平行世界的现代,也是如此。

    比如郑奕住。

    他的老母亲和童养媳至今都在唐山。

    为什么不接过来?

    他曾经这样做过,也希望如此。

    除生活不习惯,老人家不能接受远离故土。

    短暂在爪哇生活几个月后,又回了唐山。

    其他商人情况大都相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