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西方内战-《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3/3)页

    “这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国家,武器弹药我会给你们每15~20天从海上补充一次,具体地点使用电台联络。

    当然你们也要做好没有补及的准备,海上运输出意外的概率很大。”

    说到这里张新耸耸肩,“至于食物,需要你们自己去抢,这是一个半封建农业国家,有很多大地主、种植园主,抢他们就行。

    当然抢老百姓也行,只是我怕你们吃不饱,据说他们的老百姓很穷、很穷。”

    蔡德隆只感觉脑海里天雷滚滚,他以为张新生产武器、蓄养私军,已经是胆大包天。

    没想到这些都是小儿科。

    “我也要参加吗?”千寻问。

    “是的,你和佩维塔同去,主要是利用你们日籍身份,将迪旁尼高洛与小本子关系坐实,顺便如果能和日尔曼人搭上线,那就更好了。”

    蔡德隆、千寻沉默,两人都觉的那么不真实。

    过了年张新明明也才17岁,整的老谋深算,像老银币。

    张新以为两人是被吓到了,安慰道:“根据两边实力对比,我估记这场战争会打三年左右,前面半年会死伤会多一会点,以后练成了老兵,想死也难。”

    张新这样说,两人应是。

    目送一老一少走远,张新来到3号车间,找到斯佩尔。

    “10天内准备2000支三八式步枪,每支步枪配50粒子弹、配6只91式手榴弹。

    200只十一式轻机枪,每挺配500粒子弹。

    200具火箭筒、每具配6只高爆弹头。”

    斯佩尔愣神一秒,习惯性右手抬起45度、向前伸出,“是!”

    从今天开始,斯佩尔正式应适他的角色,接受命令、完成任务。

    “之后这个产量和产速保持一个月,存起来备用。”

    斯佩尔大声应是转身离开。

    十一式机枪、三八式步枪、九一式手雷,之前抢过小本子武器运输船,这些都有样品。

    几种武器里面,过去子弹最难制造,现在子弹变的最容易。

    子弹生产线在3号车间地下,有设备、有火药和铜支持,24小时不停产的情况下、一个月可生产约1000万粒、10天可产330万粒。

    至于枪械,500台车床、备用钢材充足,四五天就能搞定。

    为什么不给他们配新式步枪,一是内战初期冲突不激烈。

    二是担心丢枪,被人仿了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