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 合法生意-《带着系统闯南洋》


    第(2/3)页

    张新没见过他本人,但其办事很扎实,不仅没有引起日尔曼人的怀疑,引进人才的档次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

    记得第一船只有几个大牛,后来是十几、二十几、三十几个送往爪哇。

    其他人,也都是手上有技术的工作,其中不乏各种惊喜。

    比如机械师、土木工程师、建筑设计师、治炼工程师、水利工程师、音乐家、数理化老师....等等。

    这一次带回的犹态人只有一百多人,人数没有前两次多,但质量普遍较高。

    这些人暂时先去8号车间,和前面两批没有洗脑的人关在一起。

    “东家,犹态人按这个速度增加下去,会不会出问题?”沈得柱在码头忍不住问张新。

    “有可能会。”

    说话时,张新看着大船把一辆辆损坏的货车、摩托车吊放在码头上,这些在战场上报废了,运回来拆零件用。

    “眼下情况是利大于弊,”张新道,“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先在爪哇站稳脚跟,以后再讨论这些犹态人的未来。”

    “是。”

    两人聊天时,船上带回来的货物卸完,接着开始装补给。

    头盔、噴火器、地雷、火箭筒、迫击炮弹、手榴弹、子弹,还有车辆...等等。

    最后开始装人,又是500新人.

    “6月份招了多少新人?”张新问沈得柱。

    “上个月送来7000人,其中2500送去了西方战场,2000送去了泗水,2500交给刘掌柜了修工事。”

    “刘花楼现在进度到哪了?”

    “淡目县项目已经完成、古突士县的项目已经接近即将完工,巴蒂和南望两县的工程正在施工中。”

    这四个县都是苦逼县,它们被张新和刘花楼挑中的原因是都位于公路旁边。

    所谓公路也就是条碎石路,爪哇常年多雨,路况可想而知。

    优点是,它往西通往首都达加雅、往东通往泗水。

    路虽烂,至少它是通的,不比有些县,完全在大山里面,与世隔绝。

    沈得柱又道,“从泗水送回来的水泥厂和兵工厂设备在古突士县落户,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安装,顺利的话很快就能生产。”

    张新点点头,“金山和周福最近在忙什么,铜供应稳定吗?”

    周福、杨黄狗、李浩三人一周坐船来的爪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