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最后孙立仁提醒道:“爪哇大岛没有纵深,我们只能死守工事和工厂。” 张新点头,孙立仁说的有道理,守比攻更困难。 “淡目县的工厂里,已经有一批合格鱼雷艇、雷达,信号覆盖范围更广的电台生产出来,到时我们在海上、空中、地面联络,不会比殖民政府的条件差。” “合格?”孙立仁不确定问,“之前的鱼雷艇不合格吗?” “之前鱼雷艇只能下潜5米,现在能潜到水下20米,天上飞机无法发现。” “...” 孙立仁脑海里忽地许多想法往外崩,试着问,“如果是这样,那么可以用袭击达加雅首都的军港吗?” “当然,”张新爽快答应,“你是这次战役的总指挥,只要你认为有需要,我可以上前线冲锋。” 一场战争得有一个总指挥官,这个位置之前一直空着,现在终于明朗。 孙立仁佩服张新对手下将领和伙计的信任,和高度放权。 不像老蒋和小胡子,喜欢对战场发表意见,玩微调,最后调成四不像。 “不过!”张新还是提醒道,“工厂和矿场一定要保存下来,否则赢了战争输了未来,得不偿失。” “是。”孙立仁应声。 他也明白工厂的重要性,没了工厂,等于没了补给,甚至等于战争失败。 张新看向刘花楼。 刘花楼今年才20来岁,人瘦,约1.6米高,本来挺白的一个女青年,现在变成了小麦色。 这是自己在施粥时捡到的宝贝,和她一起捡到的金永林因为授徒藏私已经领了盒饭。 “你的工程队怎么样,那群土人听话吗?” “听话的。”刘花楼解释道,“胡萝卜加大棒,给他们设置了升职通道,能够熟练背讼爪哇人起源论和论语,且表现良好,即有机会升职为监工或者转去部队成为一名拿响士兵。” “做的好,他们的重要性不比前线士兵低,提前做好预案,对占领地进行修桥铺路,配合孙立仁在重要地点修建碉堡和工事,为未来敌人反扑做准备。” “是东家。”刘花楼微微一个万福。 这时一个卫兵来传说,苏巴诺的信使来了! 第(3/3)页